尿酸高了怎么办?一个方法,打开身体3个“排酸泵”,远离痛风。
(相关资料图)
现在,大家都已经知道,痛风是由尿酸太高导致的,而尿酸又是由嘌呤代谢而来的。
如果一个人经常进食一些高嘌呤的食物,或者是泌尿系统故障,导致尿酸排泄受阻,就可能引起血中尿酸水平增高。尿酸长期过高,有可能在关节腔附近析出沉淀,从而出现痛风。
由此可见,想要控制好尿酸,远离痛风,仅靠控制高嘌呤饮食还是远远不够的。还需要更科学严谨的做法。
大致说来,体内的嘌呤又可以分为两种: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。
外源性嘌呤是指通过饮食摄入的外界嘌呤,大概占总嘌呤的20%左右。这也是为何控制好了饮食,而尿酸也未能彻底控制住的缘故。
内源性嘌呤是指体内代谢合成的部分,约占总嘌呤的80%左右。而嘌呤是DNA的重要合成原料,嘌呤的代谢在肝内进行,并受到体内内分泌系统的严格控制,以防止嘌呤过多或过少。
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比如熬夜、劳累,或者其它原因,导致肝的代谢负荷加重,肝功能出现异常。就会影响到你80%的嘌呤代谢。嘌呤多了,尿酸就会升高。
由此可见,尿酸水平升高,跟肝的关系要远超过饮食的原因。
还有一个方面需要注意,那就是即使尿酸多了,如果能及时排出去的话,显然也不至于导致痛风。最不能接受的是,你的尿酸确实显著升高,同时尿酸的排泄也受到阻碍,血液里面的尿酸也就节节攀升了。
关于尿酸的排泄,大概70%的的部分是经肾小球过滤成功小便而出的。而多喝水可以增加小便,同时也促进了尿酸的排泄。
还有大约30%的尿酸是由肠道经大便排出的,也就是说,停留在肠道中的尿酸,会跟随大便一同排出体外。
说到这里,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很好的发现:只要能打开身体这3个“排酸泵”,尿酸的控制也就不成为问题了。
它们分别就是肝、肾、肠三个脏器。涵盖了尿酸的生成与排泄。尿酸的生成减少了,排泄又增加,一正一负的结果,尿酸还能往上涨吗?
那么,如何打开这3个排酸呢?
打开第一个“排酸泵”——肝:
菊苣、栀子、桑叶、葛根:它们能调理肝内代谢,提高它的生化代谢功能,减少嘌呤对尿酸的代谢合成。
打开第二个“排酸泵”——肾:
菊苣与玉米须的配伍,都有清热利尿的能力,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。大多数情况下,它们还被人称为“排酸高手”。因为能利小便,提高尿酸成功肾小球的滤过能力,从而促进尿酸排泄,确保总尿酸的70%部分的顺利排出。
打开第三个“排酸泵”——大肠:
我们知道,肠道里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,其中对健康有利的叫做“益生菌群”。复合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,能促进大肠内的益生菌生长繁殖,减少有害菌群。
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尽可能减少有害菌对尿酸排泄的影响,同时提高大肠的蠕动,大便正常了,总尿酸的30%部分排泄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证。
总之,现代人对于高尿酸是比较忌讳的,主要就是因为高尿酸引起的痛风实在让人痛不欲生。而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,调理上只要找准了“门路”,将上述三个“尿酸泵”全部打开,充分运转起来,尿酸再高也会得到控制,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,痛风,也就不再有了。
关键词: